市場監管總局關于12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12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
〔2020年 第13號〕
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抽取糧食加工品、食用農產品、飲料、糕點、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餅干、方便食品、蜂產品、罐頭、蔬菜制品、水果制品、嬰幼兒配方食品、保健食品、特殊膳食食品和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等15大類食品828批次樣品,檢出其中食用農產品、糕點、餅干、水果制品和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等5大類食品12批次樣品不合格。發現的主要問題是,農獸藥殘留超標、重金屬污染、食品添加劑超限量使用、質量指標不達標等。產品抽檢結果可查詢https://spcjsac.gsxt.gov.cn/。
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食品,市場監管總局已責成北京、上海、江蘇、浙江、湖南、廣東、新疆等省級市場監管部門立即組織開展核查處置,查清產品流向,采取下架召回不合格產品等措施控制風險;對違法違規行為,依法從嚴處理;及時將企業采取的風險防控措施和核查處置情況向社會公開,并向總局報告。
現將監督抽檢不合格食品具體情況通告如下:
一、農獸藥殘留超標問題
(一)錦江麥德龍現購自運有限公司長沙開福商場銷售的、來自湖北省荊州市洪湖市洪之源水產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的桂魚(鱖魚),經湖南省產商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檢驗發現,其中呋喃西林代謝物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錦江麥德龍現購自運有限公司長沙開福商場對檢驗結果提出異議,并申請復檢;經湖南省食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復檢后,維持初檢結論。
(二)湖南省長沙市長沙縣湘龍街道馬氏農副產品經營部銷售的、來自湖南湘佳牧業股份有限公司的雞肉,五氯酚酸鈉(以五氯酚計)、尼卡巴嗪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湖南省產商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
(三)錦江麥德龍現購自運有限公司長沙開福商場銷售的、來自湖南省長沙惠湘禽業有限公司的三黃雞,經湖南省產商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檢驗發現,其中尼卡巴嗪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錦江麥德龍現購自運有限公司長沙開福商場對檢驗結果提出異議,并申請復檢;經湖南省食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復檢后,維持初檢結論。
(四)上海市閔行區隴南批發市場(經營者:張繼瑞)銷售的、來自上海中山副食品批發市場的韭菜,腐霉利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上海市質量監督檢驗技術研究院。
(五)湖南省長沙市長沙縣黃興鎮陳高蔬菜經營部銷售的青豆角(豇豆),滅蠅胺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湖南省產商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
二、重金屬污染問題
(一)上海市閔行區士標水產經營部銷售的、來自上海市寶山區江楊水產品批發市場的花蟹,鎘(以Cd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上海市質量監督檢驗技術研究院。
(二)上海市普陀區程紅貴水產經營部銷售的、來自上海市寶山區江楊水產品批發市場的大蝦菇(皮皮蝦),鎘(以Cd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上海市質量監督檢驗技術研究院。
(三)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橫崗陳輝武記海鮮檔銷售的梭子蟹(三眼蟹),經深圳市計量質量檢測研究院檢驗發現,其中鎘(以Cd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橫崗陳輝武記海鮮檔對檢驗結果提出異議,并申請復檢;經深圳海關食品檢驗檢疫技術中心復檢后,維持初檢結論。
三、食品添加劑超限量使用的問題
(一)淘寶網干果商城(經營者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沙依巴克區倉房溝北路永博永鑫干果店)在淘寶網(網店)銷售的、標稱廣東省揭陽市揭西縣同林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藍莓李果,相同色澤著色劑混合使用時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莧菜紅、亮藍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北京市食品安全監控和風險評估中心。
(二)浙江省杭州春江月食品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浙江省杭州春江月食品有限公司委托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利東食品廠生產的肚臍餅,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以脫氫乙酸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重慶海關技術中心。
四、質量指標不達標問題
(一)手機APP(美團)有廚生鮮(藍爵國際生蔬店)(經營者為浙江省杭州蕭山北干街道俊惠蔬菜店)在美團(手機APP)銷售的、標稱浙江省杭州瑞欣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濃香菜籽油(四級浸出),過氧化值不符合產品執行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浙江省檢驗檢疫科學技術研究院。
(二)江蘇省昆山京東尚信貿易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浙江省杭州安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經銷的、廣東省鶴山市嘉士威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猴頭菇餅干牛奶味炭燒棒,經江蘇省食品藥品監督檢驗研究院檢驗發現,其中過氧化值(以脂肪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廣東省鶴山市嘉士威食品有限公司對檢驗結果提出異議,并申請復檢;經廣東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復檢后,維持初檢結論。
特此通告。
附件:1.部分不合格檢驗項目小知識
市場監管總局
2020年6月11日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12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
〔2020年 第13號〕
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抽取糧食加工品、食用農產品、飲料、糕點、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餅干、方便食品、蜂產品、罐頭、蔬菜制品、水果制品、嬰幼兒配方食品、保健食品、特殊膳食食品和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等15大類食品828批次樣品,檢出其中食用農產品、糕點、餅干、水果制品和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等5大類食品12批次樣品不合格。發現的主要問題是,農獸藥殘留超標、重金屬污染、食品添加劑超限量使用、質量指標不達標等。產品抽檢結果可查詢https://spcjsac.gsxt.gov.cn/。
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食品,市場監管總局已責成北京、上海、江蘇、浙江、湖南、廣東、新疆等省級市場監管部門立即組織開展核查處置,查清產品流向,采取下架召回不合格產品等措施控制風險;對違法違規行為,依法從嚴處理;及時將企業采取的風險防控措施和核查處置情況向社會公開,并向總局報告。
現將監督抽檢不合格食品具體情況通告如下:
一、農獸藥殘留超標問題
(一)錦江麥德龍現購自運有限公司長沙開福商場銷售的、來自湖北省荊州市洪湖市洪之源水產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的桂魚(鱖魚),經湖南省產商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檢驗發現,其中呋喃西林代謝物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錦江麥德龍現購自運有限公司長沙開福商場對檢驗結果提出異議,并申請復檢;經湖南省食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復檢后,維持初檢結論。
(二)湖南省長沙市長沙縣湘龍街道馬氏農副產品經營部銷售的、來自湖南湘佳牧業股份有限公司的雞肉,五氯酚酸鈉(以五氯酚計)、尼卡巴嗪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湖南省產商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
(三)錦江麥德龍現購自運有限公司長沙開福商場銷售的、來自湖南省長沙惠湘禽業有限公司的三黃雞,經湖南省產商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檢驗發現,其中尼卡巴嗪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錦江麥德龍現購自運有限公司長沙開福商場對檢驗結果提出異議,并申請復檢;經湖南省食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復檢后,維持初檢結論。
(四)上海市閔行區隴南批發市場(經營者:張繼瑞)銷售的、來自上海中山副食品批發市場的韭菜,腐霉利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上海市質量監督檢驗技術研究院。
(五)湖南省長沙市長沙縣黃興鎮陳高蔬菜經營部銷售的青豆角(豇豆),滅蠅胺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湖南省產商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
二、重金屬污染問題
(一)上海市閔行區士標水產經營部銷售的、來自上海市寶山區江楊水產品批發市場的花蟹,鎘(以Cd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上海市質量監督檢驗技術研究院。
(二)上海市普陀區程紅貴水產經營部銷售的、來自上海市寶山區江楊水產品批發市場的大蝦菇(皮皮蝦),鎘(以Cd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上海市質量監督檢驗技術研究院。
(三)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橫崗陳輝武記海鮮檔銷售的梭子蟹(三眼蟹),經深圳市計量質量檢測研究院檢驗發現,其中鎘(以Cd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橫崗陳輝武記海鮮檔對檢驗結果提出異議,并申請復檢;經深圳海關食品檢驗檢疫技術中心復檢后,維持初檢結論。
三、食品添加劑超限量使用的問題
(一)淘寶網干果商城(經營者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沙依巴克區倉房溝北路永博永鑫干果店)在淘寶網(網店)銷售的、標稱廣東省揭陽市揭西縣同林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藍莓李果,相同色澤著色劑混合使用時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莧菜紅、亮藍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北京市食品安全監控和風險評估中心。
(二)浙江省杭州春江月食品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浙江省杭州春江月食品有限公司委托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利東食品廠生產的肚臍餅,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以脫氫乙酸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重慶海關技術中心。
四、質量指標不達標問題
(一)手機APP(美團)有廚生鮮(藍爵國際生蔬店)(經營者為浙江省杭州蕭山北干街道俊惠蔬菜店)在美團(手機APP)銷售的、標稱浙江省杭州瑞欣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濃香菜籽油(四級浸出),過氧化值不符合產品執行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浙江省檢驗檢疫科學技術研究院。
(二)江蘇省昆山京東尚信貿易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浙江省杭州安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經銷的、廣東省鶴山市嘉士威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猴頭菇餅干牛奶味炭燒棒,經江蘇省食品藥品監督檢驗研究院檢驗發現,其中過氧化值(以脂肪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廣東省鶴山市嘉士威食品有限公司對檢驗結果提出異議,并申請復檢;經廣東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復檢后,維持初檢結論。
特此通告。
附件:1.部分不合格檢驗項目小知識
市場監管總局
2020年6月11日
-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12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22-10-11)
-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2022年月餅專項抽檢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22-10-11)
-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2020年上半年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情況分析的通告(2020-07-31)
-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5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20-07-23)
-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16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20-07-15)